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桃源、沅陵、永定(大庸)、桑植、石门,湖北鹤峰等县接壤,同属革命老区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慈利县是湘鄂边苏区核心区,是湘鄂川黔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10月至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多次在慈利苏区开展革命活动,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长征,慈利成为红二、红六军团实施战略大转移(长征)的“加油站”。
一、慈利坚实的工农革命基础是红二、红六军团有力的精神支撑
1926年10月,慈利县就成立了中共特别支部,在县特别支部的领导下相继成立了中共慈利县农民协会支部,中共慈利县总工会支部,中共慈利县妇女、青年、学生联合支部。在党的领导下,至1927年3月,慈利县总工会、农民协会等群众团体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农民协会发展到189多个,会员约6万人。这些群众团体配合县委和红军,开展了打击土豪劣绅、支援工农武装斗争、捐款捐物等活动。自1928年至1934年10月(木黄会师前),慈利有近3000人参加了贺龙创建的红军。其中著名的有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委员、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党代表、红四军一团团长张一鸣,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十二军政委袁任远,红二军团士兵委员会主席、湘鄂边红军第一纵队参谋长蹇先为,红军团长吴虎臣、吴玉堂、吴远恒,以及蹇先任蹇先佛、张德等。大革命运动虽失败,但慈利这块红色沃土,却孕育出大批坚定的革命者、坚实的工农革命基础,让慈利成为红二、红六军团将士有力的精神支撑。慈利民众积极、勇敢地支持红军的对敌斗争,鼓舞了红军士气。
二、素有“银澧金慈”之称的慈利是红二、红六军团的物资供给地
慈利一名由“土俗淳慈、产物得利”而来。慈利虽地居边远偏僻,但境内矿藏、农林资产丰富,所以慈利县又自古素有“银澧金慈”之称。为扩大红色区域版图,建立巩固的后方,湘鄂川黔苏区建立后,慈利划人苏区管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认真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建设。慈利次第建立起广福桥、溪口、国太桥、官地坪、三官寺5片红色根据地,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仅溪口就成立了一个区苏维埃政权和17个乡苏维埃政权。根据中央《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和《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精神,各区、乡苏维埃政权开展了查田查阶级运动,组织开展土改,进一步激发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没收豪绅、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房屋和浮财,并丈量土地,烧田契,分田分地,插丘牌到户。各乡人平分好田1亩,差田按1.1亩至1.5亩折合好田1亩分配。仅1934年底,慈利各乡查出土豪67家,没收光洋1万多块、金玉手饰900多件、农具700多件、家具800多件、蚊帐绸面被褥800多床、衣服1000多件、生猪200多头、粮食50万多公斤。这些钱财除部分分给贫苦百姓外,其余都补充到红军队伍。1934年12月26日,红二、红六军团攻占慈利县城,开展打土豪,扩大红军的活动。红军进人慈利县城后,富商蹇承宴捐献10万银圆充作红二、红六军团军费。此役红二、红六军团利用缴获民团朱际凯部步枪厂机器和原材料,突击生产了大批枪弹补充红军部队。
张家界慈利江垭娄水河
三、军民鱼水情让慈利成为红二、红六军团的兵员补充地
慈利红军和百姓,就像鱼儿和水的关系。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在慈利比比皆是。1935年2月中旬,红二、红六军团在慈利溪口棉花山阻击国民党部队、打响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的第一仗。此役中200余名慈利百姓在溪口区乡苏维埃带领下,穿梭在火线抬伤员、送子弹。园乡有30多个青年农民火线入伍,参加了红军。长潭乡土地委员陈国安等组织数十人,冒着枪林弹雨,把茶水、饭菜送到红军阵地。王家坪乡少先队长王家五跟群众一起为红军搭浮桥。不少群众自动给红军当向导带路,提供情报,运输物资,主动积极配合红军的军事行动。
除积极支持红军作战外,慈利人民还跃报名参加红军。从1934年底到1935年11月,据不完全统计,慈利共有5000余人参加了红军。慈利各区乡苏维埃积极配合和支持红军在慈利开展武装斗争。红二、红六军团在慈利杉木桥、国太桥、官地坪、江垭、象耳桥、三官寺、赵家岗、通津铺、东岳观、杨柳铺、庄塌、三合口、溪口等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巩固和扩大根据地。溪口、江娅、三官寺、赵家岗、国太桥、三合口等14个区乡,共组建游击大队7支,游击队20支,5000多人。游击队配合红军活动,与反动当局和反动军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各乡、区游击队建立的基础上,1934年冬至1935年春,还成立了慈利县独立团、石慈独立团、慈桃独立营。这些游击队员除部分作战牺牲外,其余全部参加红军。溪口区17个乡建立了游击队,共700多人,1934年12月,从游击队挑选200多人,由一军分区政委袁任远同志带领,补充到红军主力部队。以后,各游击队继续扩大,又吸收480多人参加游击队,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溪口独立营,有火枪(鸟枪)200来支,其余武器是梭镖和大刀。这个营后来编入了红军部队。1935年4月26日,红军一占领江垭,二军团政治部立即在江亚开会,作出了《七天扩大红军突击计划》,决定从4月28日至5月4日为突击期间,在这一期间内,红二、红六军团应扩大2000名新战士。其中四师450名,六师450名,军直300名,六军团十七师800名。江垭、三官寺、赵家岗、国太桥、三合口等区乡3000余名游击队员全部参加红军。
综上所述,在红二、红六军团实施战略大转移(长征)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期间,慈利县是红二、红六军团重要的兵员地和军需物资供给地,也可以说慈利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的“加油站”。(罗显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