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09 09:09

收藏

灵渠,开凿于秦,原名秦凿渠,后因漓江的上游为零水,故又称零渠,唐代称灵渠。灵渠是秦始皇为统一岭南,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而修建的渠道,其引湘水入灵河,再汇入漓江,自古以来就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的水路交通要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为尽快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秦始皇命人率军南下,但因南方多崎岖山路,五十万大军很快就面临道路不通、粮草不济的问题。为保证顺利南下,秦始皇令史禄凿灵渠以通粮道,十万军民历时四年建造渠道,最终于公元前214年通航。《淮南子·人间训》记载:“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亦载,“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土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灵渠凿成不久,秦军就攻克岭南,并设立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作为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灵渠后经汉、唐、宋等历代修缮,终成集航运、灌溉、经济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伟大工程,泽被流域内外,惠及历史古今。

灵渠全长36.4千米,分南北两渠,主要工程包括铧嘴、天平、渠道、陡门和秦堤。铧嘴是劈水分流的工程,四周用条石叠砌,中间以砂卵石回填,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名。海洋河流至铧嘴处一分为二,分别汇入南渠和北渠,三分入漓水,七分入湘水。天平是自动调节水量的工程,紧接在铧嘴之后,能控制引水入渠的水位。汛期水位过高时,还能发挥泄洪的作用。陡门又称斗门,具有船闸作用,可以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其操作过程在《徐霞客游记》曾有记载:“出(兴安)城西三里抵三里桥,桥跨灵渠。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据相关资料记载,陡门最早出现在唐代,记载中数量最多的在宋代,有36座,后历有增设。其操作简洁、成本低廉,堪称现代船闸的雏形。

 

悠悠灵渠水,传承千年情。如今的灵渠不仅是重要的水上通道,两岸分布的众多文物古迹也彰显着其从历史中走来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如位于南渠北岸的四贤祠,因是纪念历代对灵渠有过贡献的四位先贤而得名,即秦代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史李渤、鱼孟威。四贤祠又名灵济祠,修建的时间虽无定论,但据元黄裳在《灵济庙记》载,元至元十五年(1355年)祠已存在。如今的四贤祠,面积800余平方米,为五开间,并有游廊、东西门楼、小榭等,院内有一株大重阳树,树身横吞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碑,古树吞碑,成就四贤祠内一大奇景。在灵渠南岸,有明朝镇国将军张、刘、李三位将军的合葬墓,墓为圆形,高约2米,清乾隆五十六年立的碑文言:“三将军墓由来久矣。”除此之外,灵渠两岸还分布着唐代修建的万里桥、宋代修建的接龙桥、清代修建的沧浪桥,它们既见证了灵渠的从古至今,也体现着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