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区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3-15 16:06
收藏吴淞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吴淞口,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喉,也是上海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现代化外贸港区和新发展的城市地区。1987年管辖区域:北衔长江口;东临黄浦江;南以军工路、何杨铁路支线及长江路,分别与杨浦区、宝山县接壤;西至盛川路、北泗塘与宝山县交界。南北纵深14公里,东西最宽处5.5公里、最窄处1.5公里,积5445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78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 61906户,220284人。
吴淞原是江苏省宝山县的一个乡,民国17年(1928年)7月划归上海特别市,建为吴淞抗日战争日伪统治期间,分属上海市市中心区和宝山区。抗战胜利后恢复区建制,称上海市第二十三区(后称吴棉区)。解放后吴淞区经历了三建三撤,三次建区具有三种不同功能,在三不同的地域上。1956年并入北郊区以前的吴淞区,辖吴湘镇及其周围农村,以农村为主,属市郊区;1960年上海市规划在吴淞建设以钢铁工业为重点的卫星城市,重建吴淞区,地东、浦西,是管理国营大工业为主的城市区。1964年上半年原属吴淞区领导和管理的工业、业划归市有关工业局和公司管理后,区建制撤销。1978年宝山钢铁总厂在长江口南岸动工兴建,吴淞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北翼,重点发展钢铁和能源。为全面规划地区建设,加强行管理,保证宝钢等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宝钢地区办事处的基础上,再次建立吴淞区,境域黄浦江口推进至长江口沿岸,属管理地方行政的城市区。再建的吴淞区与宝山县的境域犬牙错,被包围在宝山县境内,而宝山县的县级机关又驻在吴淞区境内,形成“一块土地,二个主人的局面。1988年1月为理顺行政关系,统一规划地区建设事业,经国务院批准与宝山县一起“撤二建一”,建为宝山区。解放后,吴淞区三建三撤的经历,也是吴淞地区从近郊农村和港镇向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也显示这个地区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