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置县于秦。上古帝君尧禅位于舜后,尧的大儿子朱被封到丹地(今长子县),以侍奉先祖,后来此地获名丹朱。明弘治《长子县志》载“其城(长子城)帝尧长子丹朱所筑”,故名。
尧时,属冀州。舜属并州。周为冀州地。春秋时期为晋之长子邑。战国时期属韩国。秦代置长子县,属上党郡。三国时期为魏国属县。晋代置长子县,隶属上党郡。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族慕容永据长子称帝,国号西燕,历时9年,西燕被慕容垂所灭,长子遂为后燕地。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划长子一部与寄式一部合并,置乐阳县于乐阳村(今岳阳村)。北齐长子县被废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长子改为寄式县。十八年,寄式县改为长子县。唐代开始属潞州。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属潞安府。1911年,属冀宁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初属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1945年,属山西省长治专区。1958年,与屯留县合并为屯长县,属晋东南专区。1971年,长子县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晋东南地区分为长治、晋城两个地级市,长子县属长治市。
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