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7 16:24

收藏

阆中,四川省县级市,由南充市代管。阆中之名,由来有二说。一、根据史志记载而得名。《说文解字》中记载:“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巴郡有阆中县。”《太平寰宇记》:“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县居其中,取以为名”。《旧唐书.地理志》:“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二、根据传说得名。相传,在嘉陵江“龙王滩”湍急的波浪下有一口钟,为镇城之宝。此钟为大禹所炼制放进嘉陵大泽之中,钟受波浪冲击发出声响,鳖妖再也不会出来兴风作浪。“浪钟”后来慢慢演变为“阆中”。

阆中建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商周时属梁州,春秋时属充国。战国后期(前318年),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国惠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即剑阁金牛道、剑阆道)灭蜀吞苴,不久灭巴。秦王设郡、县、郊(乡)、亭、里五级制,置蜀郡、巴郡。宣告蜀、苴、巴三国灭亡。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灭巴,秦惠王设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至成汉嘉宁二年(347年),阆中为巴西郡治,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等8县。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年),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辖阆中、苍溪、安汉、南国、西国、平周等县。天监八年(509年)至承圣二年(553年),阆中为南梁北巴州治及北巴西郡治,辖北巴西、白马义阳、南部、木兰、金迁、掌天等郡。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至大统元年(535年),为魏所据。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阆中为隆州及盘龙郡治,辖盘龙、新安、南宕渠、金迁、白马、隆城6郡,盘龙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开皇三年(583年)至大业三年(607年),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大业三年(607年),改隆州为巴西郡,辖区未变。唐仍名阆中,武德元年(618年)至先天元年(712年),为隆州治。开元元年(713年),避唐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晋安、新政、奉国、歧坪9县。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曾改为阆中郡。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封治阆中。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五代唐天成四年(929年),于阆州置保宁军,北宋时置安德军。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达17年之久,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清顺治时,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1912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1913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1914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1933—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相继建立阆南县、苍溪县、阆中县、忠发市4个县级苏维埃政府。1949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1991年1月12日,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由南充市代管至今。


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