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7 16:06

收藏

西汉置夷陵县,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即水到了这里由湍急变得平缓,山到了这里由高峻变得低矮。

周初,为夔国地。楚成王三十八年(前634年),楚灭夔,归于楚并。《史记》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属南郡,郡治江陵。西汉置夷陵县,属南郡,郡治江陵。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夷陵县属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所立之临江郡。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属蜀由临江郡所改之宜都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县为西陵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改西陵县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置宜昌县,宜昌县名始见于史,隋废。夷陵、宜昌属宜都郡,郡治在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均名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改硖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复夷陵县,属由硖州所改之夷陵郡,郡治在夷陵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夷陵县属由夷陵郡所改之峡州;天宝初年(742年),属由峡州所改之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属由夷陵郡所改之峡州,州、郡治均在夷陵县。五代时,夷陵县属峡州,随峡州一度归于南平国。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属由峡州所升之峡州路,州、路治均在夷陵。二十四年(1364年),撤销夷陵县,并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旋降峡州府为峡州,直隶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并以原夷陵县境立东湖县,府治在东湖县,县城因此以“宜昌”称行于天下。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3月,宜昌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当阳专署;5月,隶属湖北省宜昌专署;同年7月,县城解放,县城及近郊划出设宜昌市。1975年,宜昌专区改称宜昌地区,隶属关系不变。1992年3月,宜昌县隶属宜昌地、市合并后的宜昌市。2001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土城乡、桥边镇、艾家镇划归宜昌市点军区管辖;同年7月28日,宜昌市夷陵区正式成立。

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