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8 09:44

收藏

沁河是黄河的一个支流,发源于山西。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泽州,入河南后经济源、沁阳、博爱、温县到武陟县城折东南至贾村汇入黄河。是黄河下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也是三百里怀川的一条主要河流。关于它的名称由来,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沁阳市)有一个村庄,村里住有一户人家,只父女二人。父亲姓高,人称高老汉。女儿长得白白净净、细皮嫩肉,如花似玉,谁见了谁夸奖。高老汉更是爱如掌上明珠。因为长得太俊,高老汉怕被哪方神仙摄走,就起了个名字叫丑妮。

那时候,三百里怀川常闹旱灾,庄稼收成不好,老百姓生活很苦。这年二月二,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刻,意外地下了一场透雨。高老汉很高兴,雨还没住点就下地查看墒情了。正走着,忽然从西北压过来一片乌云,吼雷闪电,下了一阵血雨。高老汉赶紧往回跑,跑不多远,风停雨住,却听到路旁有人哼哼,走过去一看,竟是一个满头鲜血、浑身伤痕的后生躺在路旁的水沟里。高老汉忙脱下衣裳,给那青年包了头,背回家中,救了过来。经询问,后生说:“我叫秦河,小名白龙,上无父母,下无兄妹,孤身一人,四处飘流。”高老汉觉得他可怜,就认作干儿子,把他收养起来。从此,他和丑妮就兄妹相称。

转眼到了清明。村里的大财主高员外,外号叫铁公鸡,历来都在清明节招把式(长工)。这铁公鸡心狠手辣,尖酸刻薄,绞尽脑汁喝穷人的血汗。他年年招把式,次次耍新花样,今年的方式更特别。他不知从哪弄来一匹烈马,让车把式驯服。谁驯服得了就叫谁当把式头,要是驯不了,他不但要到外村招把式头,而且连本村的长工、短工也统统辞退。这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集合在铁公鸡门前的打麦场上,眼睁睁地看着车把式驯马。可是,十几个好鞭头都上去了,可他们不但驯不了那烈马,反而被它伤了。全村人都火烧火燎,铁公鸡却手端水烟袋,得意洋洋地欣赏自己的杰作。高老汉是百里挑一的好鞭头,他气愤不过,提着鞭又上去了。可他还没走到跟前,那马就飞起后蹄,把他踢翻在地。

高老汉被抬到家中,惹恼了正在养病的秦河。他提起鞭子就要走,吓坏了他的小妹丑妮。丑妮跨前一步拉住他的手说:“这玩牲口的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你病还没好,身子又很虚弱……”秦河打断她的话,说:“好妹妹尽管放心,这烈马即使是条孽龙,我也要把它的龙角拧下来。”丑妮没法,只得脚跟脚随秦河去了。

来到打麦场,秦河提着鞭子走近烈马。那马见一个病怜怜的青年走近它,就“咴咴”地叫了几声,抬起右蹄“腾”地踢向秦河。秦河手疾眼快,扬起鞭子,空中一声炸雷般响,烈马“扑嗵”一声跌倒在地,鼻孔鲜血直流。秦河回手朝马屁股一鞭,空中又一声炸雷,烈马又“腾”地站了起来。待空中第三声炸雷响过,烈马站着一动不动,连耳朵也耷拉下来了。人群中暴发出一阵欢呼声:“好一个三响鞭!”秦河纵身跳上马背,两腿一夹,烈马就迅跑起来。一炷香功夫,秦河骑着马回来了。这时,那烈马四蹄酸软,阵阵打颤,浑身水洗一般,再也烈不起来了。秦河跳下马,把缰绳朝一青年后生手里一塞,说:“遛遛它!”

秦河的三大鞭征服了铁公鸡,当下就拜秦河当把式头。秦河不干,铁公鸡死缠软磨不放。秦河说:“把式头还是让我爹干,我帮着!”

俗话说:清明过后,种瓜点豆。按照怀川的节令,清明一过就要种稙秋了。高老汉不违农时,领着把式们到地里点蜀黍。大家干活累了,刚要歇会儿,铁公鸡跑过来,恶声呆气地说:“再歇天就黑了!”

“天黑了咋着?”铁公鸡一扭头,见接话的是秦河,就说:“今儿个下午这块地种不完,每人扣二百文工钱!”秦河毫不示弱,说:“要是种完咋办?”“要是种完每人加二百文工钱!”“你说话可算数?”铁公鸡暗自一盘算:这块地八十亩,往年种完都得四五天,如今是头一天,只要赶黑能种完,加二百文也不吃亏。再说赶黑肯定种不完,那又可少支二百文。”就硬顶硬说:“算数,现兑现!”

秦河领着大家先刨坑,只见十几张锄你起我落,银光闪闪,不一会就把坑刨完了。秦河让大家歇息,自己把蜀黍籽倒在地头,掂了一张木锹,铲一锨,顺垅扬一下,铲一锹,顺垅扬一下……铁公鸡又看不上了,上前抓住木锹把,说:“这可是隔季下籽,不能当玩儿?”秦河抬手一推搡,铁公鸡跌了个嘴啃地,说:“到俺们那儿都是这个种法,不信?你去看看坑里的籽匀不匀!”铁公鸡爬起来一看,吓傻了。每个坑都匀匀实实摆了两颗籽,不多不少不外撒!铁公鸡暗想:秦河这小子不光能驯马,使牲口,种庄稼也是身怀绝技,不得了。秦河扬完了,就招呼大家说:“盖坑!”又是十几张锄上下飞舞,天擦黑果然盖完了。秦河把手伸到铁公鸡面前,说:“每人给二百文!”铁公鸡想耍赖,说:“年底一总算账!”秦河说:“不行,眼下春耕大忙,谁家不需要几个零花钱?你说的,现兑现!”铁公鸡这时是又佩服又害怕,只得给大家发了钱。

等到铁公鸡一千二百亩地全部种完,先种那八十亩蜀黍就该定苗了。铁公鸡找到秦河,秦河问:“咋个留苗?”铁公鸡又想耍小聪明,说:“你问它吧,愿留则留!”秦河心想:你铁公鸡机关算尽,我也叫你尝尝老百姓的厉害。他领着众把式到八十亩地,说:“东家说了,愿留则留,咱们问问蜀黍苗,不愿留的一律薅去!”他们到一株蜀黍苗跟前问:“愿留否?”蜀黍苗不哼,扬起锄头盘刨了。又走到一棵蜀黍苗前问:“愿留吗?”蜀黍苗还不哼,抡起镢头又盘了。待到最后剩五棵了:四角四棵,地中央一棵!一阵风吹来,蜀黍苗发出“哧溜”“哧溜”的响声,秦河说:“愿留也不行,只要地中间一棵,四角的也都盘了!”刚盘下,铁公鸡来了,一看八十亩地只留一棵蜀黍苗。顿时气得浑身打颤,指着秦河的鼻子大骂,说秦河是存心毁他。秦河说:“俺们可都是照你说的办法办的。蜀黍苗盘下死了,再说也没用了。你说咋办吧?”铁公鸡说:“我说咋办?我全家就靠这八十亩地过活哩!往年少说也收八十石蜀黍,要是打不来粮食,我就扣了全年的工钱!”秦河还是那句话:“要是打到八十石蜀黍呢?”“加倍给工钱!”秦河说:“好!一言为定!”铁公鸡说:“说话算数!”

秋庄稼薅过定苗之后,又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铁公鸡把花辘辘、小辘辘、水车、戽斗、水桶,以至家里的盆盆罐罐——所有的提水工具都搬出来,逼着把式们不分白天黑夜在地里抗旱浇地。一个个累得腰酸腿疼,七窍生烟。大家刚躺在地上想喘口气,铁公鸡提起棍子就是一顿乱打。秦河说:“把式们没明没黑给你干活,你还不把他们当人看,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你的良心叫狗吃了?”铁公鸡恶狠狠地说:“眼下正在节骨眼上,这一遍水浇不了就……”接着他眼珠一转,又说:“这样吧,要能在五天以内把这遍地浇完,我情愿每人再加二百文工钱!”秦河不加思索地说:“每人增加一串钱,一天一夜就浇完!”铁公鸡暗想:净是吹大话,这么多地就是十天浇完也得拼命干。就说:“要是浇不完呢?”秦河就:“扣发全年工钱!”铁公鸡巴不得秦河有这句话。

吃过晚饭,秦河说:“爹,你睡吧!我到地里看看!”

高老汉和丑妮在家,一直等到后半夜,还不见秦河回来。估计他是为浇地操心,丑妮就做了两碗酸面叶,盛到瓦罐里去给他送饭。一出村,天上下起了箩面小雨。越走雨越大,离井台老远,就见雾腾腾,白茫茫,隐约看见一条几丈长的大白龙,尾巴缠在井台旁的大槐树上,伸着草篓粗细的龙身,张着大嘴,在那里汲水浇地。丑妮一惊,跌了一跤,差点把瓦罐打烂。待她爬起来再看,又见云开雾散,星光满天。秦河正蹲在井台上休息。丑妮走到跟前,把饭递过去,秦河三下五去二就吃完了,说:“你快走吧,趁下半夜僻静,我还得浇地呢?”

第二天一早,铁公鸡到地一看,不光他自己的地,就连全村的地,都是透乎乎的墒。奇怪的是:井台没见龙沟,地里不见明水。这透墒是怎么来的?铁公鸡猜定秦河不是凡人。想想自己以往办的缺德事,不由得浑身筛糠,直打冷颤。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不用说,铁公鸡许下的每人增加一串钱的工钱,自然及时兑了现。

整整一个夏季,秦河都领着大家在地里劳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那八十亩地留的那棵蜀黍,经过特殊的管理,杆儿长得有水桶那般粗,穗儿长得有大树蓬楞那般大。结的蜀黍籽儿象石榴籽儿那般圆溜,红亮光洁,活象玛瑙。收获那天,秦河让大家在蜀黍棵下铺了席,人们都站在席上张着布袋口,自己上到蜀黍棵上摇。蜀黍就像下大雨一样往布袋里边流,流满就运走。大伙干了三天三夜,铁公鸡粮仓里大圈谷堆小囤满,到处都放满了蜀黍和其他粮食。铁公鸡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夸赞秦河和高老汉领工领得好。秦河在蜀黍棵上向下喊:“粮仓里都装满了吗?”铁公鸡说:“满了满了,屋里院里都放成粮食了。”秦河说:“满了,这里也完了!”说话不及,蜀黍棵上连一个籽儿也没有了。原来是铁公鸡答的话茬不对,破了秦河的机关,弄得众把式没得到一点粮食。

秦河和丑妮在一个锅里搅了一年勺,双方你恩我爱,谁也离不开谁。高老汉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场光地净以后,经人撮合,高老汉就择“好”给秦河和丑妮完婚。办喜事这天,秦河对众把式和各位乡亲说:“咱们种的那棵蜀黍本是件宝贝,原来想问它多要点粮食分给大家,大家也不枉跟我爹干了一年。没想到铁公鸡破了机关,没办成,大家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全进了他的粮仓。现在年关将近,我爹说要让大家过个好年,回家各准备一口大缸,今晚给各家送点粮食。”

新婚之夜,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秦河和丑妮在洞房里亲亲热热,甜言蜜语,真是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丑妮忽然灵机一动,开玩笑说:“人们都说你是条龙,会变化,你不能变给我看看?”秦河说:“你不怕吗?”丑妮说:“都成了夫妻啦,我怕啥?”停了一会,丑妮去针线筐里找东西,一伸手,摸到一个凉飕飕的东西,一看,是一条一尺来长,筷头粗细的小长虫,说:“你就变个这?还能吓住谁?”说着,掂住尾巴,扔到门外。

突然,一声炸雷响,丑妮感到一股热气哈来。抬头一看,一条巨龙飞进屋来。又一声炸雷,丑妮也变成了一条大龙,双双飞走了。原来,秦河和丑妮本来都不是凡人,是天上的一对龙公龙母,掌管着三百里怀川的风雨阴睛。因为他们可怜怀川人的不幸,私降了甘雨,被罚到下界受苦。如今灾期已满,就升天了。这天夜里,全村各家各户都得到了一大缸粮食,唯独铁公鸡家遭到了雷击,连人带房都被烧了个精光。

人们到地里一看,村外出现了一条河流。大家说:“这是龙爷龙奶临升天时留下放天旱浇地的。”据说还给高老汉留下一块雨布。天旱时展开放在太阳地里一晒,立时就下开雨了。后来因为人们太懒了,连浇畦菜也向高老汉借雨布,还常常因此闹矛盾,龙爷龙奶就把这块雨布收走了。

为纪念龙爷龙奶的恩情,就用龙爷的名字秦河给这条河命名。又因为它源头为沁源,“秦”“沁”谐音,就叫成“沁河”了。沁河入黄河的地方形状酷似龙口,晋朝时,司马氏怕沁河冲祖脉,就把沁河改道成现在的流向,还将龙爷龙奶居住过的村庄取名叫龙盘村。后来,这个村又分成两个村,在北的叫北龙盘,在南的叫南龙盘。还有的说,所以叫龙盘村,是因为在这里挖出一具恐龙化石。然而说故事的人是不管考究的。现在,南北龙盘都是河南焦作沁阳市王召乡管辖的自然村。

作者:都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