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礼辛镇红色地名故事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8 10:17

收藏

红色地名见证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凝聚着党的光荣和辉煌历史,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甘谷县礼辛镇,一直传承着红色文化基因。

礼辛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西北部,距县城40千米。西北与通渭县常河镇、榜罗镇毗邻,南与武山县嘴头乡接壤。为甘肃省十大古镇之一,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商贸旱码头和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和战斗过的地方。红军在长征途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五次经过甘谷,其中四次经过礼辛并短暂停驻,礼辛成为红军长征途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礼辛镇陈家庄小捷

据原红三军团第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将军回忆录记述:1935年9月26日拂晓,红军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带领红一军团先头部队的两个团在武山鸳鸯镇渡过渭河,经武山县红土坡、苏家场等地进人甘谷境内,在礼辛陈庄附近与敌一个骑兵连发生遭遇战,缴获马匹、武器等物资。市党史研究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步认定战斗地点就在礼辛陈庄村西。

礼辛中堡子战斗

1936年9月25日,由军长王树声、政委詹才芳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从通渭县撒向岷县方面西进。该师一部由秦安王铺进人甘谷,经姚家山、马家觇、史家川到达安远镇。当天,在该镇与国民党保安大队长刘继清带领的200多名保安人员激战,敌军败守西堡子。25日晚,红军撤至张家山一带宿营。26日晨,宿营在张家山一带的红军经大石镇温家岘、赵家坡、王家川到达礼辛镇,向当地地主筹粮时引发礼辛中堡子战斗,击毙三名地方武装人员,红军一连长不幸牺牲,攻打该堡子未克。当晚红军经毛店向通渭进发。


中堡子战斗遗址

徐向前宿营地(礼辛小学)

1936年10月4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前敌总指挥兼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部队进入甘谷、武山、通渭交界地带,一部向甘谷西部游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先头团重新攻占了通渭县城,第九军抵达榜罗镇。10月5日,红四方面军直属部队到达礼辛,部队当晚在礼辛镇宿营,徐向前在礼辛小学住宿。其间徐向前先后在礼辛、陈庄等地视察,并亲自组织官兵,发动群众,筹集粮草,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做准备。9日,该师离开榆盘、榜罗、礼辛陈家庄等地,开进会宁。

礼辛冯山梁红军战士遇难地

1936年10月9日,由陈伯钧、王震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右纵队及红六军,从礼县固城出发,翻越瘦驴岭进入甘谷,经黄家庄、上下店子、尉家庄、郭家山、东堡等地,于当晚到达磐安镇,渡过渭河后在杨家庄、谢家坪一带宿营,原地休整一天。红二方面军从古坡人境,分两路经洛门和磐安在礼辛镇会合。11日,红二方面军右纵队在磐安镇渭北五坪向礼辛行军途中,遭国民党五架敌机跟踪空袭,先后轰炸六次,投弹数十枚。特别是在礼辛冯山梁一带,五架敌机疯狂扫射,投弹八枚,红军伤亡50多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梁。

礼辛三烈士

陈益清(1905一1948年)、陈保豆(1910一1948年)、陈世昌(1921一1948年),三人均为礼辛镇陈家庄人。1947年10月,由中共陇右工委负责人毛德功介绍,陈世昌、陈益清加入中国共产党,陈保豆为中共党员培养发展116对象。同时,陈家庄成立中共地下党支部,陈世昌任支部书记,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培养进步青年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红四方面军路过礼辛,张营长在陈世昌家居住了数日,陈益清、陈保豆、陈世昌受到红军革命思想的教育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1948年1月,三人参加陇右游击队,归陇右工委高健君等领导。1月9日,陇右游击队48人到安远镇袭击恶霸张慕如。往返途经礼辛镇陈家庄时,陈世昌等三人联络领路,在陈世昌家为游击队员安排食宿,并组织党员站岗放哨。战斗结束后,三人积极掩护,保护游击队员安全撤退。

“安远事件”后,天水专员兼陇南警备司令高增级带领甘谷、漳县、陇西等县自卫队和天水骑兵学校一个骑兵中队共计2000多人,在安远、礼辛、大石和通渭县榜罗、毛家店,陇西县城一带“清乡”“剿匪”。由于判徒告密,陈世昌等三人先后被捕,于1948年1月21日在礼辛镇石庄沟壮烈牺牲。1983年10月25日,民政部追认陈世昌、陈益清、陈保豆为革命烈士。1997年6月,县政府在礼辛陈家庄小学修建了陈益清、陈保豆、陈世昌三烈士纪念碑,碑高1.47米、宽0.28米、厚0.13米。


冯山梁战斗遗址

红军桥(烈士桥)

红军长征部队过境后,先后在甘谷磐安镇、武家河、礼辛等乡镇因伤病遗留红军25名,其中7名红军战士,在长征部队过境后,流落在礼辛、大石王川一带,他们的姓名、籍贯、经历已无据可考。

流落在礼辛、大石王川一带的伤病红军,在当地恶霸地主的指使下,大肆残害流落红军,杀害、活埋红军战士,对部队安葬的几名红军战士掘墓开棺,残忍地将遗体扔在石庄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人被镇压。1984年8月,当地群众在石庄沟上修建了一座长约10米、宽约6米、高约6米的平板桥,为表示对红军战士和被害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的怀念之情,老百姓称该桥为“红军桥”,亦称“烈士桥”。2015年,县政府对红军桥的桥体、桥墩及护坡进行维修加固,设立了“红军桥”石碑,以示纪念。“红军桥”见证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是连接县城及周边乡镇的交通要道。历经风雨,红军桥伫立在石庄沟上,见证着礼辛的变迁。

步入新时代,礼辛镇人民牢记革命使命,弘扬红色文化,办实事、造福祉,着力打造宜居兴业、令人向往的红色家园,讴歌英雄、铭记历史,让红色旗帜高高飘扬、代代相传。2018年,礼辛镇政府在上街村新建了红军长征纪念馆。2019年,又新建了红军广场,广场中心矗立着长14米、高5米的红军雕塑一座,设有五角星花园一座。将原滨河路拓宽铺油,重新更名为红军大道。

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桥、红军广场......一个个红色地名,成为一座座精神坐标,述说着这块黄色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是学习地方党史、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金钥匙”,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王银莲)


来源:《红色地名 100》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