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哈达铺最古老的地名叫“疙塔川”,因地处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地带,古人称“黄土疙塔”。哈达铺四周有连绵不断的小山包,俗称“疙塔山”或馒头嘴。从此,古人依据地形地貌命名为“疙塔川”,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依然叫“疙塔铺”。
明代顾炎武撰写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岷州和政郡南哈塔川”,将“疙”字误写为“哈”;1914年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土司六记载“马纪,元至正间,因防守哈达川(以下)九族,授指挥使职,家岷州卫。”赵尔巽在解读“哈塔川”地名时,因“哈塔”不能构成表意的词组,将“塔”校订为“达”,形成了近代史上的地名名“哈达川”。明代在哈达川设铺,后称哈达铺。
陈启生先生所著《宕昌历史研究》藏语地名浅释说:洲塔先生翻译“哈达”是阳面山头意思,即“哈住山”,此山上乌鸦很多,“哈达川”即乌鸦聚集的小山头的川坝。这种解释有违地方民俗文化,哈达铺当地居民自古以来视乌鸦为“不祥之鸟”,民间民俗认为乌鸦聚集的地方要死人,是不祥之兆。谁愿意将“不祥之鸟”聚集的现象置换成地名,子孙万代流传。也有学者认为:哈达川之“哈达”,是指专门织哈达的作坊,据多年考证,哈达铺没有织哈达的作坊。1938年,红军离开哈达铺的第三年,岷县政府与地方绅士误以发源于麻子川分水岭的长江之源为白龙江,改哈达铺为“江源”,后又取“龙能治水”之意和江水之名,遂改为“白龙镇”。1964年6月,国家内务部通知甘肃省人民政府,再次恢复了哈达铺地名。毛泽东主席说:“回想当年长征路,如果没有哈达铺,星星之火难以燎原!”
哈达铺红军街
1935年9月初,红军先头部队向甘南、岷州前进,夺取腊子口。腊子口两侧悬崖直立,两侧顶峰云雾缭绕,隘口中间水流湍急,腊子河上仅有的独木桥与东侧崖壁下栈道连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驻守当地的鲁大昌又在独木桥的悬崖下筑了好几个碉堡,在北面离桥1千米多的朱立沟口布置两个营的兵力。攻打腊子口的红军10多次进攻均未成功,便挑选了善于攀缘的苗族战士从悬崖攀登过去,突然袭击,红军终于突破了天险腊子口。
红军到来的风声就像疾风骤起,岷县、哈达铺人们都在议论这事,说红军都是红头发、红眼睛、红身子,什么都是红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再加上国民党的报纸宣传,把红军说得比魔鬼还可怕。地方军、保甲长,在所有村子里出出进进,让老百姓拖儿带女,背上所有粮食,一律上山,不准进村,不准留一粒粮食,就连大小锅都要埋掉,这就是清野。国民党鲁大昌马步芳军,连日来不断地经过甘川公路,在公路沿线主要大镇都驻上了国民党军,进城出城都要盘查,只要有说外地口音的人,管你是不是“共匪特务”先抓起来再说。
9月21日,红一方面军来到哈达铺。一时间,哈达铺的群众拖儿带女,逃跑到山林里和寺庙里躲藏起来。逃难的人群中也有清末秀才、著名诗人张钧奎一家携儿带口连夜上了任藏后山梁。这里距离达拉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岷山很近,也是红军必经之路。听闻红军已经逼近岷城,以为一场大战、恶战在所难免,躲在深山老林里的人们,苦熬着日子,没一个敢回到村庄来的。
红一方面军到达哈达铺,并没有到处烧杀抢掠,衣着破烂、骨瘦如柴的红军战士们整齐划一地躺在街道两旁的屋檐下休息,没有一个战士走进民房惊扰群众。一些躲在山林中的青年人们,乘着月色,悄悄走进哈达铺街道,想看个究竟。他们发现一个个红军战士面黄肌瘦,并不是红头发、红眼睛、红身子的魔鬼,很多战士衣服破烂,光着脚丫,和正常人没有两样,看上去还怪可怜的。一个为地主常年放牛,人称牛娃的青年,从怀里掏出一块青裸面馍递给一个红军战士说:“吃吧!”那个红军战士先是摇摇手,然后又接过青面馍,同时从衣兜里掏出面值五角的一块银圆,交给牛娃说:“我们红军不能白吃老百姓的东西,我们拿钱买,收下吧!”说着,给躺在身边的两个战士每人分给一小块馍,其中一个战士有气无力地说:“连长,你吃,我不饿。”“别!拿着!”那个叫“连长”的红军战士,吃力地坐起来,对面前的几个青年人说“我们的战士都是穷苦人出身,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打倒恶霸地主,打倒军阀,让穷人过上好日子!”
哈达铺镇的几个青年得知来到哈达铺的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消息后连夜跑到大山里、寺庙里,把他们探知的好消息告诉给躲避战乱的乡亲们,大家纷纷走出大山林,回到了村子里。
当时哈达铺正值秋收季节,粮食人仓,猪羊肥壮。杨成武将军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到哈达铺时,正是一个晴天的上午。眼前一片片的庄稼长着黄澄澄的谷子,成群的绵羊在山坡上啃着杂草。农民们三五成群地在田里劳动,偶尔还能看到骑在牛背上悠闲的牧童……为了迅速恢复红军体力,红军来了个别致的命令,全军上下,上到司令员,下到炊事员挑夫,发大洋一块。哈达铺是甘肃的边缘,东西十分便宜。一只百来斤的肥猪,五块大洋足够了,一只肥羊,才要二块大洋,一块大洋可以买5只鸡,一毛钱能买10个鸡蛋。蔬菜也只几毛钱一担。”
长征参加者肖锋在《长征日记》中记录了打土豪筹粮食的情形。9月23日,“打了两家土豪。他们把粮食和猪藏在山洞中,农民带我们去,捉回4头猪,挑回7000多斤麦子”;9月24日,“打了两家土豪,得来的5只鸡、4头猪,用来改善部队的生活。”后来担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徐国珍在回忆录中说,在哈达铺筹集了大量的粮食,主要是用银圆买来的。在哈达铺附近的理川镇,鲁大昌的一个运输队驻扎在那里,徐国珍和先头部队赶到那里,截获了运输队,缴获了大量的布匹和棉花,分给大家做了棉衣。
在红军将士的日记和回忆录中,都记述了哈达铺的淳朴民风和人民的热情支持,给红军将士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红军的活动,人们普遍知道了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国民党报纸上宣传“伤残同列寇”,“共产共妻”,“烧杀抢掠”皆虚语,是一种反动宣传,迷惑群众,扰乱人心的胡说八道。
1936年,红军再次来到哈达铺一带,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当年哈达铺人民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困苦中的红军战士。经过休养补给,红军体力得到恢复,精神振奋,战斗力大大提高,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已经决定离开哈达铺开拔北上的毛泽东心情自然格外舒畅,诗兴盎然,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杨海帆)
来源:《红色地名 100》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