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8 09:53

收藏

小岗村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凤阳县城东南约28千米,京沪铁路、G36宁洛高速、国道G345依村而过,距宁洛高速小岗村出口仅15千米。1955年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起名“小岗互助组”,“小岗”由此得名。截至2021年,小岗村域面积2.25万亩,户籍人口920户、4397人,已全部实现3个片区集中居住。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立下生死状,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分田到户”契约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农业“大包干”,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确立了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在小岗村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位于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里有这样一句引人注目的话:“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来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20世纪70年代末的凤阳,经济发展极其艰难。人民公社体制和“左”倾错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队上工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探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晚上工、早下工,到了地里磨洋工”。农民埋怨“辛辛苦苦干一天,不值一包光明烟(0.19元)”。1978年底的一个夜晚,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悄悄聚集开会。大家一致同意:分田到户包干,对外隐瞒;各户必须保证完成每年午秋两季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队干部如因单干“蹲班房”,其他社员帮助其家庭完成农活,并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会议结束,大家签订了保证书,并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迎来了大丰收。1979年秋,小岗村收获粮食13.3万斤,油料3.5万斤,完成征购任务2万多斤,人均年收人400多元。这一年,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公粮的小岗生产队,首次上交公粮,还第一次还清了国家贷款,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小岗村“大包干”。由小岗村首创的农民自发的变革和地方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实事求是精神的实践,得到改革总设计师的肯定,小岗人从此摆脱了饥饿困苦,也由此拉开中国农村改革以至改革开放的大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四大发展要素向城市“净流出”,许多农村地区发展缓慢,保持传统农业劳作模式的小岗村也给外界形成了“一夜跨过温饱线,30年未过富裕坎”的印象。2004年2月,安徽省委选派财政厅干部沈浩到小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这个“省城人”的到来扭转了这一切。沈浩经过多次与村“两委”成员、“大包干”带头人谈心,以及组织干部群众到华西、大寨学习,沈浩迅速厘清了发展思路,“敢想敢干”的小岗村人确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三步走的发展思路。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长期积劳成疾,

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在小岗村六年的时间里,一心一意为小岗谋发展,为村民谋利益,使小岗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以一心为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小岗村民的衷心爱戴。“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这两座不朽丰碑、两种时代精神,共同汇聚成为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小岗村纪念馆

“一半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如今小岗村能提供就业岗位,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当年“大包干”的领头人严金昌老人所说的话。近年来,小岗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拼搏进取,在农村改革、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明显提升,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通过践行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思路,奋发有为的小岗产业发展基础格局基本形成,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村里实现了全域高标农田治理,小岗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小岗盼盼食品项目和总投资1.8亿元的蒸谷米项目先后正式投产,村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从14700元跃升至27600元,增幅达87.8%;村集体经济收人从670万元增长至1160万元,增幅达73.1%。自2018年起,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连续4年分别为每名村民分红350元、520元、580元、600元,成功实现从“人人持股”到“人人分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小岗村从未停止过脚步。现在的小岗一手抓乡村富民产业,一手抓乡村有效治理,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正阔步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在广裹的中国大地上,正在上演着千千万万个“小岗村故事”。(戴明、李玮)  

来源:《红色地名 100》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