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门渡海作战纪念广场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8 10:14

收藏

海口白沙门公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春天,公园绿荫渐浓、时光正盛。一路走过,湿地水塘百花盛开,小桥流水蜿蜒曲折,游人在蓝天白云下踏青体闲,孩童在游乐园里嬉戏玩闹。

若不是公园北面的渡海作战纪念广场,人们很难想到,脚下这片土地曾被赤色浸润。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3米高的雕像:3名解放军战士携手并肩,在没过膝盖的海浪中奋勇前行。“渡海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将人们拉回到1950年的那个春天,解放军潜渡琼州海峡,遭遇敌军浴血战斗,在白沙门岛打响解放海南岛最惨烈的一战。

潜渡海峡遭遇敌军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随着国民党军队被彻底逐出大陆,败退至沿海岛屿负隅顽抗,解放海南岛被提上日程。1950年2月1日至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在广州召开了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准备大规模强渡之前,两个军各准备一个团先遣登陆海南岛,以加强岛上力量和取得渡海登陆作战经验。

1950年3月31日晚,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军一二七师加强团(以下简称“加强团”)作为解放海南岛战役四十三军执行第二批先行偷渡任务的部队,从雷州半岛博赊港启航,计划次日在琼山县塔市乡的卜创港一带登陆。

这是解放军野战部队第四次潜渡琼州海峡,也是大军登陆前的最后一次潜渡。当晚,加强团3733名指战员乘坐88艘木船在夜色中迅速向南前进,在驶近海口市附近海面时,不料与从秀英港开来的7艘国民党兵舰相遇。国民党兵舰打起探照灯、发出照明弹,把海面照得如同白昼。解放军渡海部队的木船无处躲藏,全部暴露,双方瞬即展开激烈的战斗。

海上缠斗误登“孤岛”

“军舰对木船,敌我装备力量悬殊。为掩护大部队登陆,我军立即拟定了作战计划,以一营、二营为突击队,以三营第八连、第九连和机枪连为掩护队,分别在团部指挥船的左、右侧进行掩护与攻击。”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科二级主任科员周琪雄介绍,这场战斗非常激烈,掩护队每连组织了四个敢死小组与敌人作殊死搏斗。

在三营副营长王金昌等领导指挥下,每小组配备一挺机关枪、炸药包、手榴弹及冲锋枪,乘坐一只小舢板,向兵舰靠拢,贴身实施猛烈攻击,连打带冲。两军在海上搏斗数小时,掩护队伤亡惨重,却也牵制了敌军兵力。

1950年4月1日凌晨,团部和一、二营及三营一部分顺利地在塔市海岸登陆。但是,八、九连和机枪连等部队在作战中因风向、潮流所致,迷失方向,700余名指战员误在一座荒凉的方圆只2千米地的小岛登陆。

“上岛以后,战士们审问抓住的俘虏,才知道部队登上了四面环海的白沙门岛。”周琪雄说,这次出其不意地登陆,让敌人大为震惊,以为我大军夺取了白沙门做先滩头阵地,直取海口市,当时在海口的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纷纷逃窜,有的逃过铁桥,有的逃过长流。

 

白沙门公园

后来敌军摸清情况,又加派1个师的兵力,对白沙门岛进行五面立体围攻,企图剿灭登岛的解放军战士。

700勇士绝地反击

从地形地貌上看,小岛一片滩涂,无树木丛林躲藏,到处是茫茫白沙,对我军极其不利。眼看敌舰追过来,登岛部队立刻沿白沙门岛海岸线构筑工事,布置环形防御线。九连对海口方向,八连对雷州半岛方向(停船登岛地方),三八一团警卫连对南渡江方向。

1950年4月1日晨,国民党军舰向岛上开炮。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子弹像雨点飘落,小岛变成了战火炼狱。在这一天中,战士们嚼生米、吮草汁,奋不顾身顽强战斗着。这一天里,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八连通讯员纪元跃,被弹片打穿肚子,仍坚持爬往前沿阵地送信,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敌军发起30多次进攻,直至黄昏时分都未能攻破上岛。但登岛的700余勇士血战后仅剩下100多人。1日晚,我军剩余人员根据战况调整策略,决定抢船突围。

当晚10时左右,连长冯开珠率领的第一梯队八连出其不意地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抢到船只,顺利地返回海北。留在白沙门岛上的我军战士继续向前冲,因敌人炮火猛烈,大多壮烈牺牲。最后仅有7人突围成功,前往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休整,为解放海南继续英勇战斗。

在整个解放海南战役中,白沙门岛之战打得最悲壮、最惨烈。解放军用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革命史中书写了木船打赢军舰的奇迹。

穿过硝烟缅怀先烈

红色经典催人奋进,历史回声不绝于耳。海南解放后,为纪念白沙门渡海作战而牺牲的烈士,海南各界人士同心协力,1957年修建了白沙门渡海英雄纪念碑,2009年修建渡海作战纪念广场。

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朱德1957年1月27日题写的“渡海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墓碑背面刻有海南行署、海口市人民委员会和海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的《悼白沙门上的烈士》长篇碑文。

 

海口白沙门公园渡海纪念广场

如今,白沙门渡海作战纪念广场已经成为人们凭吊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不时有市民游客前来研读悼文,追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海口市民政局)

来源:《红色地名 100》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