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仰峰精神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02-28 10:07

收藏

仰峰,位于浙江省长兴县西部山区煤山镇的西北角,西北靠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东北邻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属苏浙皖三省交界点。地形地貌为连绵不绝的矮丘。因当地是两山夹涧的山谷,山谷东方有座高山名大洪山,大洪山山形巍峨,是山谷一带太阳升起的地方,山谷东面的山岭绵亘整齐列队,似向东南方大洪山仰望之势,所以群山得名“仰峰岭”。仰峰岭下的山村称作仰峰岕(“岕”是浙江省长兴县与江苏省宜兴市接壤地带描述山谷特有的地名通名,读音“kǎ”),简称仰峰。仰峰岕这座普通的山村,抗日战争后期曾是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驻地,也是抗战后期中共领导整个江南地区,包括苏南、浙西、皖南、浙东等地开展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成为著名的红色地名。

挺进仰峰岕

抗战后期 1944年秋,日本侵略军在太平洋战场全面溃败,美军谋划在杭州湾登陆,直接参与中国战场的对日战斗,为配合美军的登陆作战部署,中央军委决定调派粟裕率新四军苏中主力部队南下,以协助美军登陆作战。经过周密部署,12月20日,粟裕率新四军华中军区主力,千里奔袭,秘密渡过长江,突破日伪军的层层严密封锁,同年12月26日,抵达浙江省西北角长兴县的仰峰岕,与先期至此开展游击战争、已坚持一年有余的新四军十六旅王必成部会师,史称“仰峰会师”。粟裕部队抵达仰峰岕后立即执行中央军委的指示,于1945年1月13日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统一指挥江南地区苏南、皖南、浙西、浙东的抗日斗争。苏浙军区司令部设于仰峰岕沈家大院,下辖

四个纵队及部分地方部队,总兵力最多时达4万余人。自此,仰峰成为整个江南地区中共领导下的坚持抗日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

抗日保家园

仰峰岕东距太湖50千米,中国最富庶地区沪宁杭的中心。沪宁杭地区抗战前是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战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成为日伪统治中国的腹心及主要军需供应地。日、伪、顽在此都是重点布控,面对新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各派反动势力都想将其立即绞杀。1945年2月,粟裕领导新四军苏浙军区认真执行中央军委的“应注意发展宁波、杭州、上海三角区”的指示,积极向天目山地区进军,创建发展革命根据地。其间,新四军苏浙军区遭遇国民党顽军的猛烈抵抗,新四军被迫自卫还击,先后进行了三次反击国民党顽军的自卫战,史称三次“天目山反顽自卫战”。新四军有理有节,对于国民党顽军的侵袭坚决反击,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主动后撤,避免内战激化。6月,新四军苏浙军区主力撤回仰峰岕。8月15日,日本侵略军宣布投降,位于抗日最前沿的新四军苏浙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就地接受日伪投降,先是积极准备“迅速占领被我包围的大小城市、交通要道”。8月20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对日伪军展开全面反攻作战,至9月13日,共作战200余次,解放县城20余座,收复失地2万平方千米。

长兴村居

军民鱼水情

新四军苏浙军区在开展抗日斗争同时,重视领导当地人民建设根据地,保护革命胜利果实。新四军苏浙军区新建的根据地内,有十多个县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实施土地改革,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新四军积极引导根据地百姓发展生产,兴办实业。教导百姓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根据地建设方面,仰峰也是革命建设的中心;工业方面,新四军苏浙军区创办煤矿、兵工厂、被服厂、鞋子厂;金融贸易方面,创办江南银行、兑换所、粮行;教育卫生方面,创办平民学校、苏浙公学、后方医院等。以仰峰为中心,根据地建成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抗战后期,新四军苏浙军区创办的浙西抗日根据地,面积最大时达三万多平方千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主要19个根据地之一。1945年10月,新四军北撤,离开了生活两年多的仰峰岕,仰峰成为新四

军苏浙军区五万将士以及根据地人民的精神寄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仰峰自然村作为革命老区,山里百姓就像村名一样,群峰仰望大洪山,人民仰望共产党,代代传承新四军的革命事迹。仰峰村民在村口的假山石上镌刻“革命老区--仰峰”。地名仰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江南人民坚持抗战历史记忆与精神的象征,代代传承。(祁超、刘国田)

来源:《红色地名 100》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