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千年古城>之泰安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11-07 15:38

收藏

泰安市,位于山东泰山南麓,是山东省中部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名取“国泰民安”之意,因境内有泰山而驰名。它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东西长约176.6公里,南北宽约93.5公里,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人,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存丰富,历史遗迹保护较好,自然风光雄伟壮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海拔1545米,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与历史文化双重遗产。

泰安之史 源远流长

你能想象的到吗?泰安的历史实际就是泰山的历史。古往今来,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标本,使泰安成为历朝历代倍加注重的文化名城。那两个小村庄,一座星星山,还有每年以0.5毫米增高的泰山,无不见证着泰安的历史演进。

你能想象的到吗?泰山的年龄要用数以十亿计的时间来计算。古往今来,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条纹路,都镌刻着华夏民族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记录着泰安人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

你能想象的到吗? 泰安的历史会与一枚少女的牙齿联系起来,并从中得到泰安人最早的远古信息。那是泰山环抱中的一处洞穴,那是5万年前新泰智人的一颗牙齿化石。它将揭开史前泰山和远古泰安的历史一页

泰山之巅,弥烟锁雾,泰安之史,源远流长。

一枚少女牙齿的远古信息

一提起泰安的山,人们总会想到五岳独尊的巍巍泰山。而提起泰安的水呢,人们总会想到浩浩汤汤的大汶河。

山山水水,从远古走来,一直走到今天。

今天的我们,何其有缘!竟与这山山水水相遇,点点回溯,如同沿着亲人的血脉,走到父亲儿时,走到祖父儿时,走到祖父的父亲儿时……就这样,一代代慢慢朝前回溯,一直回望那亿万年前的远古。

多么奇妙的感觉!

泰山的年龄有多大,那是一个午后。温暖的阳光斜斜洒下,皑皑白雪映照,那自然开裂的岩石覆盖薄薄一层雪,犹如盛开的莲花。被誉为“天下第一天然观音”的观音坐像,就在这里——山东新泰莲花山景区。莲花山古称新甫山,《诗经》中即有“新甫之柏”的诗句。后因九峰环抱状似莲花,而更名莲花山。天成观音结跏趺坐,给人以温柔慈悲之感。

风景区所在地新泰,为泰安所辖县级市。莲花山景区东西绵延15公里,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在这里发现的科马提岩距今28亿年历史,是亚洲地区发现的唯一具有鬣刺结构的太古宙超基性喷出岩,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地质地学价值格外引人瞩目。

科马提岩是一种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它于1969年首次发现于南非巴伯顿山地的科马提( Komati)河流域,故名科马提岩。原意只限于太古代绿岩中枕状岩流顶部的、具鬣刺结构的超镁铁质熔岩。目前全世界被公认的著名科马提岩仅有四处,它们分别存在于南非的马伯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加拿大的阿比提比,再一个就是中国的新泰市羊流镇雁翎关。

羊流镇雁翎关科马提岩是迄今中国唯一被公认的具有典型鬣刺结构的太古宙科马提岩,它的发现为泰山申报地质公园提供了有力证据,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地质演化历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世界性的科研成果。

莲花山森林覆盖率达90.1%,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蕨粪和种子植物115科,近400种,有鸟类22目、47科、182种,狼,果子狸、金线蛙等各种兽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30余种。

莲花山景区的文化遗址,又何尝不引人瞩目呢!汉武碑亭、观音院等已全部新建或重修完毕,这座山也像泰山一样,有着儒、道、佛并存的独特文化景观。

更让当地人骄傲的是,莲花山景区喜事连连,连续两年喜获殊荣: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又与泰山组合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14年初,泰山脚下,大河北岸,一处隐藏万年以上的文化遗迹被“发现”:400多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呈现在世人面前。

发现者是山东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万昌华。2013年11月4日至12月4日期间,他带领学生在大河周边考察,发现了“大河遗址”并搜集到400多块石头。这些都是一万年前的“包浆”石。

令人惊讶的是,旧石器文化后期的远古人已经非常聪明,懂得用动物血“包浆”或“淬火”石器。万昌华指着一件包浆过的石器对记者说,“用动物血包浆是为了增加石器的韧度”。万昌华称,随着大河旧石器文化揭开面纱,泰山地区文明史将推到万年以前,这一遗址的发现或将重写泰山地区文明史,并将对山东地区文明史乃至中华文明史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泰山,从字形上看,“泰”字上为三人、下为水,意为人们脱离水而在水上。古代山东水患多,高处可避水患,“泰”本义即为避水患而得平安的意思。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宝贵的、有价值的事物。

“善莫大于泰山,史莫古于泰山”,泰山相伴上下5000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史,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远不止于此,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作为“万物孕育之所”,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诞生于20万年前,而泰山的绝对年龄已经在25亿年左右。

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确保这些珍贵遗产能够永久传承。1987年12月,泰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遗产种类:自然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高度评价——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雄峙于山东中部的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在山东丘陵地带属于最高大的山脉,面积达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合称“五岳”,泰山地处东方,故称“东岳”。

五万年前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万物相生,美美与共。远古时代,泰安一带山水之间,究竟生活着什么样的人呢?

新泰市东都镇南部2.5公里处,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岭的山村。置身其间,你甚至难以相信,这就是因为考古发现而闻名天下的乌珠台村。

1966年,当地农民在南丘陵山区凤凰山与玉皇山之间的沟壑中挖水井,在井壁东侧发现了一个直径约50~60厘米的石洞,洞内有人类牙齿化石1枚,经鉴定为左下臼齿,属少女个体,标本时代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5万年。

石洞中尽管发现了智人牙齿化石,但并未发现其他相关的人类文化遗存。这一缺憾,在另一地点——50公里外的千人洞得到了弥补。那里所发现的石器中,刮削器以单刃者居多,还有一些用直接打制法做成的薄石片和细小石核,以间接方法打制的细石器大概就是由此发展而来。一个有古人类遗留的石器,一个有古人类化石,相互之间正可以补证。

令人惊讶的是,与少女牙齿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马、牛、猪、鹿、虎、披毛犀等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不难想象,5万年前,泰安一带尚有鹿群奔跑。

芳草萋萋,呦呦鹿鸣。那时尽管原始,自然生态却已然具备了古代田园牧歌的雏形,人与自然之间那种素朴的和谐关系,多么令人神往!

大汶口文化对史前史的意义,大汶口是泰安市岱岳区一个镇大汶河东西贯穿,从地形地貌看颇有南方小镇的格局。这里属于自古名闻天下,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阳田”,土质为褐土和棕壤。

对大汶口文化的首次发掘,当地群众至今津津乐道、口耳相传。1959年6月,在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西,第一次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后来,又有两次发掘,分别在1974年、1978年,在汶河北岸的卫驾庄东,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

考证表明,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2240年,距今有6000年历史。

史学家公认,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区域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古籍中记载的少昊氏文化地区。

丰富的文化遗存,显示出大汶口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反映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类型。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这不仅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且对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汶口文化,同黄河流域其它原始文化一样,主要种植的是。在胶州市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出土了1立方米的朽粟,说明粮食生产已有相当可观的数量。

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以猪随葬的风气渐盛,墓葬中不断发现整猪、半只猪、猪头或猪下颚骨。在大汶口墓地,用猪随葬的墓占1/3以上。胶州三里河一座墓中,随葬猪下颚骨多达32个。凡此种种,足以表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各氏族部落养猪业已十分兴旺。

养猪与种粟,原始农业中技术突破的一缕曙光,照耀在泰安大地,其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正是靠着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的重大技术突破,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这里的原始农业发展迅速,跃居华夏首位。

石头与骨头,人类学家形象地表述,原始人类生活的整个更新,是在沿着一条石头和骨头的踪迹不断前进,石头就是人类的武器,而骨头则是人类的厨房垃圾。泰安史前文明,恰好验证了这一论断。

衡器雏形看“石权”。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氏“同度量,调律吕”。而度量衡的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比如“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再比如“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这时确定出来的计量单位,通常存在着因人而异的弊端。更客观、更精准的度量衡单位,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上一节曾经讲到过,2014年初,山东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万昌华带领学生,在泰山脚下大河北岸,发现了400多件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经过万昌华精心分类,作为衡器雏形的“石权”引起广泛关注,共有3种5个。其中一椭圆形大型“石权”,悬挂实验时平衡甚好,中间系绳索的地方恰好居中,磨痕清晰。经称量,这块椭圆大型“石权”重11.2公斤。另外两个方形“石权”,外面除有绳索与手指的较深磨痕之外,油脂性质的外“包浆”也很厚,已经渗浸内部,说明使用频率非常高。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数学是数量的科学,它从数量这个概念出发。”先民们对数量的最早认识,是从具体的自然单位“量”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采集野果时,一个野果是“少”,一堆野果是“多”。而当先民们对“量”有了进一步认识后,便逐步学会了各种表示数量的方法。“结绳记事”“契木记时”,就是对早期记数活动的描写。

用“数”来表示事物具体的“量”,构成了“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数和量是不可分的。严格地说,人类在学会数数之前,一定没有测量。能对周围事物做“定量”把握,基于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的“量化”。告别懵懂,走向清晰,用“量化”眼光看世界,无疑是一种文明和进步。

拔牙习俗看“献祭”。大汶口文化时期曾流行过拔牙习俗,出土的人骨标本表明:当时拔牙的部位和数量都是一致的,即拔掉上颌两颗切牙(侧门牙);拔牙的年龄大多在15至20岁之间,拔牙的总比例达三分之二左右,女性数量略高于男性。

考古学家严文明认为,这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一种时尚。人类学家韩康信认为,这是走向成年的一个标志。不过,“爱美说”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在原始人那里,美往往是和实用性及功利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把健康牙齿活生生地凿掉,既不利于咬嚼食物实用价值的发挥,又要忍受巨大痛苦。“成人说”“婚姻说”也有可商榷之处,发掘资料显示,拔牙最小的年龄在12至13岁,氏族时代这个年龄不可能普遍地“青春期开始”。

拔牙习俗在大汶口文化中流行,应源于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是一种带有宗教情绪色彩的“献祭”行为。

那时,生存过程中“食”是生命的第一所需,也是最大享受。当一次次饱餐满足生理快感与精神享受之后,限于史前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极易导致两种矛盾心理,一方面感到牙齿有功于己,是牙齿的功能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牙齿“损毁”了舍命所得来的“战果”,这“战果”当然也是神灵的恩赐。双重心理斗争的结果便是:将人们满足于进食的最好利器,同时也是祸首的牙齿拔掉,献祭于神灵。“献祭”目的是得到宽恕,并祈求神灵给予更多赏赐。拔牙年龄集中在15至20岁,正是初步具备了狩猎、渔牧、耕作手工操作的年龄。

为什么拔掉的是上颌两颗侧门牙?这是两难之中的最佳取舍——拔掉两颗门牙,会严重影响口腔功能,而拔掉两个侧齿则不然,还能容易让神灵、让同伴一眼就看得到。

司马光《资治通鉴》有言:“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用今天的眼光审视,大汶口文化尤其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在控制和支配自然的同时,懂得控制并改变人类自身,这既是人与自然和谐观念的朴素萌芽,也是控制自身欲望的原始表达。